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歷史小說 >楊家將:陸地神仙楊九郎 > 正文第二十四章登金鑾見聖駕

正文第二十四章登金鑾見聖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話說上一回說道。楊八妹見楊延耀給那名黃門太監送的禮物之後心中生起了不可抑止的怒氣。有一種要回家把楊延耀剁碎了包包子喂狗再把狗宰了燉掉吃了的衝動。而且這種衝動越來越強烈。

也不怪楊八妹如此想。楊延耀拿出的東西就是一麵在二十世紀末普通之極的一麵小小的圓形旅行鏡。就是那種當年幾毛錢一個的那種直徑隻有三五厘米的小圓鏡子。這麼說可能有的人陌生。換個說法可能大家都會會心的一笑說知道了。就是當年我們上學時班級裡的調皮搗蛋的家夥們上課用來晃人的那種小圓鏡子。在那會是普通至極的東西。可是在現在。這件東西的價值真的可以說是價值連城了。甚至為這麼一個破鏡子引發一場戰爭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大家都還是用打磨的銅鏡在當做梳妝鏡使用。更何況。

“公公。這是春秋年間匠神魯班按傳說中玉皇大帝用來探查三界的照天鑒製造的寶物。可以將人照應的纖毫必露。據傳言。當年給秦始皇造的高懸明鏡也不過是用這麵鏡子的下腳料做的。還請公公笑納。萬望公公以後多多照拂。”李公公癡呆的將鏡子接過習慣性地將鏡子放在了懷中半晌才拍了拍楊延耀啥也沒說領著眾人走向了大殿。

楊延耀頂著背後自家姐姐那能將自己碎屍萬段、挫骨揚灰、生啖其肉、剁吧碎了包包子。再把包子喂狗、最後再把狗宰了頓它吃掉的,啊就,那個殺人的眼神!

把鏡子給了李公公。李公公笑得合不攏嘴。楊八妹幾人卻在想是不是宰了李公公和楊延耀把鏡子搶走。兩邊的麵色都被楊延耀觀察到了並記在了心裡。李公公巴中人帶到大殿門口後看在絕世寶鏡的麵子上也沒讓幾人久等。一路小跑的就進了大殿。

楊八妹見李公公進了大殿。剛要對楊延耀進行刑訊逼供。柴郡主等人早就把兩人隔開並把楊八妹叫到了一邊勸誡去了。楊延耀回想著楊八妹那種看向自己的眼神不由的吞了口吐沫。看來下朝後自己的日子不會太好過。想到這裡楊延耀不由得為自己默默地祈禱了起來。直到大殿裡麵有通傳的太監尖聲報禦道:“傳楊家眾人上殿!!!”

楊延耀扣了扣耳朵,心裡暗想道。這太監的嗓門還挺足的麼。氣也夠長。就這功力。跟切割機切六根火車軌道的時長有的一拚了。楊延耀剛剛默算了一下。就這七個字。這死太監楞是用他那能惡心死聾子的嗓音摧殘了大家足足有四十幾秒。直接後果就是楊八妹在到處亂找能弄死他的家夥式。

楊延耀幾人上了大殿之後就見正上方那坐北朝南、深五尺寬九尺完全可以用來甚至多飛的龍椅之上坐了一個典型的營養不良的孩紙代表。這娃估計也就是二十奔三張使勁的樣吧。也就是所謂的,弱冠之年與而立之年的中間。一副敗家紈絝子弟的樣子。還非要裝出威嚴的樣子。

看的楊延耀直歎氣。自己的娘親和幾個嫂子以及姐姐就是給這麼個一看就是乾啥啥不中、吃啥啥不剩、萬事沒主見、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屁能耐沒有典型小受受的倒黴孩子打工。知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上。誰讓人家得到了皇位。誰讓人家曾經是這個宋氏趙家集團的最大官二代呢。誰讓人家大爺和老爸給他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家底呢。誰讓楊家是目前軍中的頂梁柱呢。誰讓楊家是降將出身呢。這就是無奈。

楊延耀隨著眾人參拜完了這個宋真宗之後就和眾人一樣等在了一邊。雖然以楊延耀的身份這個宋真宗完全就是個螻蟻。但是楊家其他人沒有這個實力和身份。更何況保皇一脈從來都隻有當朝文武二臣之首的宰相和全國兵馬大元帥以及皇室嫡親如皇上皇後太子三個人才有資格知道。

楊延耀不想連累自己的親人。自己最後的一份感情。因為楊家!真正的楊家就是華夏人忠勇無敵的代表。隻有一個忠勇正直保家衛國不畏強權匡扶天下社稷的楊家才是一個完美真正的天波楊府。這也是為什麼以楊延耀現任軒轅人皇的身份、大羅金仙道行玄仙修為的實力、五千異界精英的勢力、天下八成以上的財力卻還要討好一個太監一個普通的凡人官員的原因。這些隻有算是半個帝王家的人的柴郡主以從小在宮鬥和權力傾軋中長大的直覺經驗看了出來以及佘老太君以那飽經風霜的經驗察覺到。除此之外。再無他人。這也是為什麼每次都是柴郡主攔著楊八妹的原因了。

宋真宗在幾句簡單的禮儀性噓寒問暖之後就談到了今天除開懲罰王欽之外的另一個重頭戲了。那就是楊延耀!雖然有袁老神仙下了斷言。但是這些事情彆說是一個帝王了,就是一個山賊頭子都不得不小心的敏感問題。

誰保證都不放心啊!雖然這個皇帝混吃等死更專業一點。但是他再不專業也是一名合法的皇帝。自然會對有關楊延耀的問題上心了。畢竟,僅僅隻是一個可以活幾百年就足以讓天下大多數人對其傾心屬意了。隻因為這個人是楊家的九郎就足以證明這個人絕不會是一名昏戾暴虐之人了。這就是楊家用九條人命換回來的金字招牌!(現在六郎楊延昭還沒回來。關於他的下場現在普遍的認為和四郎五郎八郎一樣屍骨無存了。九條人命就是金刀令公楊繼業和它的七個親生兒子加上螟蛉義子楊延順了。)

“楊九郎,朕聽說,你的命格奇特,袁老神仙曾下過結論,說你最少能活幾百歲。卻不可入仕有這事麼?還曾被武林高手在太原城中漢帝劉繼元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搶走。”楊延耀見肉戲到了。

心裡無奈的歎了口氣。麵上還是表現出一種受寵若驚的樣子恭敬地回答宋真宗的問話。這一幕看的柴郡主和佘老太君直心疼。因為楊家的男兒都是頂天立地的豪傑!是天下誰人敢比肩的英雄!如今的九郎絕對有這個資本。有那驚世的錢財。千軍萬馬不過是等閒之物。有那五十名南刀親衛。與大宋開戰。將領之上是絕不會吃虧的。如今,卻為了楊家一門孤寡和楊家的忠名做了如此大的犧牲。這怎麼不讓這兩個知道些蛛絲馬跡的人心痛。

“回萬歲。小民並不清楚。隻是聽長輩提起過。另外我代師授藝的師兄也曾對我說過這些。並說我的命格簡直就是為了我們那一門派天生的。因為小民的門派算是介乎於武林和道術的性質中間。所以門派有規矩。凡入門牆者,此生不得入世為官為將。不然將會有五雷轟頂之災。”

宋真宗心底暗暗鬆了口氣,麵子上卻還要裝出惋惜之情一番感歎。畢竟如今的誓言可不是那麼好發了。漫天的陸地神仙可哪亂飛。誰知道亂發誓以後萬一違背了會不會降下兩道天雷把自己劈死啊?但是宋真宗的心隻是放下了一部分。不大一會就把話題轉到了楊延耀的那個子虛烏有的介乎武林和道術的門派上了。

“楊九郎,你可否為朕和眾位愛卿表演一下道術讓朕和眾位卿家大飽一下眼福啊?”楊延耀打著扮豬吃老虎的準則苦著臉道:“萬歲,雖然小民的師門會幾手道術。但是奈何小民從六歲修煉開始到如今也不過是十六個年頭。功力實在有限。連武功都尚未大成。實在無法為萬歲及各位大人表演道術。還請萬歲贖罪。”

宋真宗略顯失望地點了點頭,雖然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和皇家的人皇之氣為吸引力。也招到了十幾個佛道兩家的修士。但卻一個個牛衝天。想讓他們辦事都得看心情。更何況表演道術了。而楊延耀可不同。雖說他沒有入朝為官。但是就憑他是楊家九郎這一個身份他也是楊家將!他也是大宋的將軍!他也是大宋的子民!是他宋真宗的臣子!可惜修煉的年頭還是太少啊。宋真宗在心裡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