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歷史小說 >大唐之吞食天地 > 第十七章 朝堂之難

第十七章 朝堂之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

安思順搖了搖頭:“自然不會。”

“我既依附安大人府邸,若將您兩位公子置於險境,我還有何顏麵可言?安大人放心,即便沒有今日,太子今日過來也必定會邀請在下,既然無可避免,那倒不如坦然接受。”

“可你如此所為,幾位皇子的勢力以及一些大臣便會視你為眼中釘,甚至還有陛下。”

安思順想到的陳靈策早就想到了,此前他還沒想好如何牽製幾大勢力,但是一想自己沒有必要定要在這些勢力夾縫之中生存,他可不是束縛在封建社會,沒有帝王將相,誰若犯我,我必殺之才是他的信條。

“大人不必,此事在下定不會牽連大人,也會處理妥當。”

說罷,陳靈策轉身離去,獨留安思順一人心中之緒越發苦悶。

次日,長安都城。

“宣邊城守將陳靈策進殿!”

太監扯著嗓音,傳遞及下,陳靈策聞聲方才動身,踏入大殿之中,這大殿和紫禁城相比還是差了許多,但好歹也是六朝古都,雕龍畫風,著實威武。

“邊城守將陳靈策參見陛下!”

陳靈策屈膝下跪,隨即用餘光掃過周圍眾人,太子赫然在列。

“平身吧。”

李隆基輕聲低語,陳靈策方才抬眸看著此人,麵色蠟黃,神態萎靡,一副腎虧的臉色,但那對眸子卻格外有壓迫感。

“陳靈策,朕聽聞江陰太守命人呈上奏折,他道你以一人之力獨守叛軍兵馬三日,隨後聯合城中守軍將其誅殺,可有此事啊?”

“陛下,末將不才,不過是天時地利人和,方才有幸將其拿下,若非將士相助,末將也無法將其拿下。”

陳靈策對著箕城兵馬一頓猛誇,他知道自己要是太過自負,李隆基沒準馬上會自己穿小鞋,畢竟守城之人都是大唐兵馬,誇兵勇便是誇陛下領導有方,這是他前世在公司那群人身上的學到的。

“哈哈哈哈,陳將軍不必謙虛,朕已經命人調查此事,卻有其事,而北方安祿山已經稱王反叛,愛卿此舉無疑讓我大唐將士重振軍心,所以,朕想你能在軍中擔任何職,思來想去也未曾有合適之處,眾愛卿覺得如何冊封啊?”

“陛下,臣以為,陳將軍戰功卓著,能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必定是可造之材,倒不如留在長安,悉心培養,日後在戰場之上必定是一員猛將。”

陳靈策反觀此人,眼神之中透出精明,反觀陳靈策卻帶著不屑,言下之意便是不想再讓陳靈策回到箕城,不必多想他便已猜出此人或是皇子一派。

“丞相所言倒也有理,可如今邊軍戰況緊急,以陳將軍之才留在此地倒不如將其放回邊城 多多立下功勳才是。”

“父皇所言極是,兒臣認為此子極有此領兵之才,沙場便是最好歸宿,而今既是冊封,倒不如問一問陳將軍之意。”

楊隆基一時陷入兩難,一方是太子,一方是宰相,他也知朝堂之中太子宰相二人各有黨羽,眼下區區一個陳靈策反而成了二人矛盾爆發點著實讓他頭疼。

“陳愛卿,依你所言該如何抉擇?”

最後他索性將問題拋給陳靈策,如此一來不管逆誰心意誰都與他這個皇上無關。

“陛下,末將心係邊城戰事,太子與丞相所言皆有其理,末將倒是有一權衡之計,一來能鼓舞大唐士氣,二來也能歸於邊城抵禦叛軍。”

李隆基雙目一涼:“哦?愛卿倒是說來聽聽!”

“末將暫且留於長安,於軍中演說,鼓舞士氣,屆時三軍皆過,末將再歸於邊城,如此一來便是對末將最大的獎勵。”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