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歷史小說 >偽戰國史之智計天下 > 第二十四章 初見端倪

第二十四章 初見端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

張緣春風得意回到小院,想起剛才李倩的萬種風情,不由得心中偷樂。

跟李倩春風一度之後,李倩開始還且羞且怒,但禁不住張緣花言巧語,說他如何如何在李倩來相府的之前的歌舞館中看到她,又如何如何的癡心暗戀,甚至不惜巧妙安排,以女人身份潛入相府,隻為與她相見雲雲,一番甜言蜜語,之後,李倩心便軟了起來。

接著張緣洗去臉上脂粉,露出一張英俊麵孔,再把李倩情欲挑起,梅開二度,李倩已經馴如羔羊,對他依戀非常,還幫助他重新化好豔裝,才依依不舍地把他送了出門。

十七歲的女孩子,果然還是很好騙的!張緣進得偏房,正在心中得意,柳下拓迎麵就給了他一個巴掌。

“儘乾些雞鳴狗盜的事情,即便成功了,又有什麼好得意的!”柳下拓張口就罵。

賈老實忍住笑,也是一個耳光扇上,“牢牢記住了,淫人妻女者,其妻女人亦淫之,小子,後半輩子老老實實做人,多積點陰德才是正道。”

柳下拓心中也是暗笑,想起以前為盜之時,光明磊落,敢做敢言,何等快意,這感覺倒是許久沒有體會到了,但隨即又想到安樂穀中那無數林立的墳頭,不禁黯然,向張緣一揮手,“將詳細情形說來。”

張緣生怕再討兩人生厭,連忙低眉順眼地吧經過說了一遍,柳下拓點頭道:“如此還好,你隻管儘心結好於那女子,一定要讓她對你死心塌地,你可以向她保證,一定可以把她帶出相府,長相廝守,到了時候,我自會把方法告訴你!”

吩咐完畢,柳下拓徑自出門去求見春申君,春申君似是在跟某個大臣密談,直讓柳下拓等了半個時辰有餘,才來見柳下拓。

柳下拓珍而重之地把一個小盒子遞到春申君手中,微笑道:“藥丸已經製成,用法也已經由內人寫明,君上隻需吩咐那女子以此而為,要騙過楚王,當還不難。”

春申君打開盒子,裡頭是兩顆指頭大小的殷紅藥丸,旁邊一塊寫著小字的絹布。

這藥丸便是柳下拓搜來的秘藥,隻要藏在女子下體中,一與男子交合,必定有紅色液體流出,與處子血一般無二,那藥方說穿了一文不值,但偏偏卻極有效。

此次特地多備一粒藥丸,好讓春申君做個預演。春申君收下藥丸,麵色凝重,對柳下拓說道:“成敗儘在這十數日中,還請柳先生多多辛勞。此次事情,一切策劃均出自先生計策,如若事成,我保證先生必可封官進爵。”

柳下拓躬身告退,“敢不儘心效力。”春申君點頭離開。柳下拓知道,春申君這番話,倒是威脅多於鼓勵了。

不過,他自然不會將此言放在心上,各項應急措施早已經周密安排完畢,即便發生意外,這都城之內,也沒有誰能阻止自己離開。

此後十多日裡,在平穩淡和的氣氛掩蓋下,各項行動悄悄展開,風平浪靜其上,激流暗湧其下。

春申君越來越頻繁地與彌羅和黃岩商議,他們將是計劃發生意外時候的保障,雖然,這個幾率不大,但春申君很明顯不會冒這個險。

李倩已經由醫術出眾的洛公錦確認懷孕,另外六名由春申君挑選出來的女子,則在半月前就已經確定懷孕,無論如何,適時誕下一個男兒的機會,還是極大的。

另外一邊,張緣也已經跟李倩如膠似漆,早已經立下山盟海誓,柳下拓胸有成竹,也不著急,隻每日安心跟賈老實修煉,再有就是寫些藥方,要綠兒出去為“芙蓉”抓藥。

那絹布藥方和拿回來的裝藥袋子,常人看來,並無異樣,隻有柳下拓和燕十三能通過某些特殊的印記和墨跡讀懂其中信息,做著交流。

對這藥最排斥的,自然是張緣無疑,每次藥物帶回,綠兒總是濃濃地為他熬上一碗,看著他喝完方罷。這是柳下拓的意思,事無巨細,必須做得毫無漏洞才好,這每日傾倒出去的藥渣,誰知道春申君會不會秘密派人查看,做戲做得十足之後,才能進一步消除他的疑慮,好讓計劃可以順利實施。

李倩進宮的日子終於到了,當晚,除了柳下拓外,徹夜無眠的不知有幾人,知道第二日中午,楚王的賞賜到了春申君府,眾人才齊齊鬆了一口氣。

事情至此,算是告一段落,柳下拓知道,該是為春申君提出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了,如果這麼做,春申君暗中奪位的事情,能用上他的地方並不多,等待李倩誕兒的時間還很長,春申君未必就容許他在世上活這麼久了。

鳥儘弓藏,兔死狗烹,乃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到得第三日,柳下拓收到諜報,那日前李倩進宮前,為她驗身的穩婆,今早已經暴病身亡,柳下拓暗中心驚,這春申君下手也未免太快了些,由此,其在楚國的權勢遮天肆無忌憚更可見一斑。柳下拓知道不能再拖,當日下午,便去求見春申君。

春申君在後花園跟他見麵,才自坐下,柳下拓便單刀直入,說道:“恭喜君上,事情已然成功一半,看來年底之時,可收全功。”

春申君微微一笑,說道:“希望如此吧,此事得成,總還是先生功勞。”

柳下拓謙虛幾句,話鋒一轉,微笑道:“君上想來總不願等待太久才是,太子誕下,楚王讓位的時候,也就該到了。”

春申君目光一冷,嘿嘿笑了兩聲,卻不回答。

柳下拓接道:“不知君上可曾想過,假若他日楚王辭世,太子登位時,應該還在繈褓之中,楚國必然動蕩,難免不為他國所乘,到時候,即便大楚洪福齊天,能擊退敵人,總還是兵災一場,對新王不利。”

春申君得他提醒,眉頭皺起,說道:“先生說得對,周邊鄰國雖然此刻滿口仁義,卻都是最喜歡乘人之危者,到時倒不可不防!”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