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歷史小說 >楊家將:陸地神仙楊九郎 > 正文第一百八十九章五台山清涼寺

正文第一百八十九章五台山清涼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

五台山位於華夏山西省東北部,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華夏佛教四大名山”。是華夏佛教及旅遊勝地,列華夏十大避暑名山之首。同時更是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是華夏佛教寺廟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年~75年)年間起,曆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華夏曆代建築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全盛時期,五台山共有寺廟300餘座,經曆幾次變遷,寺廟建築遭到破壞。目前台內外尚有寺廟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華夏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築。顯通寺(靈鷲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台山五大禪處」。台懷鎮是寺廟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動和經濟生活的中心。相傳五台山是文殊師利菩薩講經弘法的場所。曆史上,印度、尼泊爾、朝鮮、日本、蒙古、斯裡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來此朝聖求法的甚多。是當今華夏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

而要說起五台山中的諸多寺廟,那麼最主要的莫過於顯通寺與清涼寺倆座寺廟了。其中顯通寺乃是五台山的第一座寺廟,為東漢永平年間由從天竺東渡來的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所建,也是從顯通寺之後殿宇寺廟才漸漸的紮根於五台山使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佛家聖地。

而清涼寺則是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的寺廟,雖不是最大的,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最出名的,甚至一度成為了五台山的代表名稱,唐代時期更是一度成為過替國行道的振國道場。同時在佛教的傳說之中清涼寺的象征之物清涼石更是傳說中文殊菩薩講經說法時用來代替蒲團蓮花的曼殊床。

所以這一路之上楊家人是玩的不亦樂乎,雖然是因為經過了幾年的野人生涯而對那些風景一類的沒什麼太大的興趣,不過對於各家寺廟的興趣卻還是大大的,隨意僅僅隻是兩日之間一行人便是將大大小小數十家寺廟逛了一個遍,最後覺得時間上差不多了便由楊八妹提議在今天將五台山最具代表意義和占據了最重要地位的顯通清涼二寺逛上一逛之後便回去。

隻不過與所有人所預想的不同的是,這一次五台山之行恐怕不會是那麼令人心情愉悅的了,雖然到現在為止一直都是在向著一個非常之良好的方向發展著。不過古人有雲,天意難測,更何況,這一行十一人裡邊可是還有著一個人對這一次五台山之行的最重要目的有著非常之明確的目標的說。

嗯?什麼?你說我剛才說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呃,楊延耀這妖孽它還可以算作人類麼?可以麼?不可以麼?可以麼?不可以麼?算了。直接給他規劃到半人半妖那一類就得了,至於具體的定位就讓他自己糾結著撓牆去吧。

“我說,身為壯丁兼勞力兼挑夫兼廚子兼導遊兼錢袋兼打手兼公關的某隻,自覺一點,到清涼寺了,趕緊上去叫門打點一切去。這還用我說麼?”

在隊伍的最前方,一個柳葉彎眉麵容姣好的女子忽然頭也不回的說了這麼一句話出來,這也就罷了,但是為什麼這句話已處在隊伍的最後方有一個被剛剛女子用隻來計算數量的,嗯,生命體?猛然之間就想起了萬惡的地主老財窩在椅子上說著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呢?

不過不管有再大的意見,按照這類似於條件反射性的習慣,楊延耀立刻被這一個巨大的背包竄到了楊八妹的麵前點頭哈腰的拿出了一貼膏藥貼在了額頭上並戴上了一個小黑帽。

“是是是,小的這就去,這就去。”

雖然因為自己老娘的關係楊延耀沒喊出太君來,不過那副奴才的樣子卻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這簡直就是喪權辱國啊,而更喪權辱國更加不給力的是,人家楊八妹還沒等怎麼壓迫他呢,彆說反抗了,丫的直接自己就淪陷了。這簡直就是我等同胞的恥辱啊。

噠,噠,噠。楊延耀轉身進走了兩步上前叩響了清涼寺的山門,因為這個年代還不流行什麼旅遊熱潮,所以說雖然作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的代表性寺廟之一,往來之香客善男信女不計其數。但是此時卻已經是近乎於正午時分了,一些香客信徒早就已經上香祈願完畢回去了,即使剩下了幾個也大多都在寺內知客僧等人的安排下去休息了。所以這山門也是早早的就已經關上了。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