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文學網
最近閱讀
首頁 >歷史小說 >崇禎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 > 第零五六章 坐而論道

第零五六章 坐而論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

我說的可是我們漢人的古老傳說,湯若望入鄉隨俗,當然不能批駁我們流傳的故事太過荒謬。

“我們曾經也有這樣的傳說故事,隻不過不是烏龜,而是巨鯨。不過,經過幾百年的研究,我們已經證實了我們腳下的土地的確是一個大圓球。我們泰西有個叫做麥哲倫的人,在一百年前就率領他的船隊一直往西走,最後又回到了出發點。這就很好的證明了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球,而不是彆的。”

我知道啊,麥哲倫第一次環球航行,第一次從實踐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我記得成祖時,我們的三保太監也率領船隊航海,不過,他怎麼沒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啊!”唉,這個時候,我自揭老底,還不是想說明,我們這裡的人目光短淺。既然都航行到了非洲的好望角,為什麼不能再前進一步,把環球航行的偉大創舉落在咱們中國人的頭上。

鄭和啊,鄭和,國人提到你的時候總是洋溢民族自豪感,但我卻表示十分的遺憾。以當時你的條件,完全可以做一次環球航行的,可你為什麼不呢。

我知道,你去航行的目的和麥哲倫不一致,人家主要目的是證明世界是圓的,其次才是什麼開辟航道,殖民列國等等。而你的目的卻僅僅隻是為了宣示你大明王朝上邦天國的偉榮。

目的的不一致,造成了結局的巨大差異。你死而有憾啊。

“這個……”我想湯若望對鄭和可能不太了解,畢竟一個外國人懷著偉大的信仰來到中國不久,不可能對我們偉大的文化全盤就熟。

“三保太監下南洋,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這個世界比我們整個大明廣大多了。”徐光啟在一邊解釋道。

“嗯!”湯若望隻能附和。

唉,算了吧,我也不應該為難這位國際友人了,這個時候的他,可一點也沒有想要通商啊,簽訂不平等條約啊,這樣的想法,他單純隻是為了信仰才來到中國的,的的確確是友人。

“好吧,既然事實證明地球是球體,你知道,如果圓形的東西,必然有一部分在下麵,比如,如果我們在上麵,我們腳下的那一麵必然也有人,他們為什麼能站穩而不掉到天裡去呢?”我承認,我純粹是在誘導他,要不然,聊一個地心引力之類的話題就得一整天,還說不到一點頭緒。

“這就要涉及到小兄弟剛才問的那個問題了,因為本質來說,人和蘋果都是一樣的,都算是一件物品,在我們那些科學家無數次的研究和積累的經驗總結,得出一個結論,在地球上的物體都會受到來自地球的引力,這種力叫做重力。不管是人,物品,都會受到這樣的力,不管物品的大小,形狀。當然,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會有所不同!”

這些東西三言兩語是解釋不清楚的。科普宣傳就這樣費力。

“哈哈!”我似懂非懂地哈哈一笑。

而我母親和朱常汶表示如墜五裡雲裡,讓他們一次就理解這麼多,確實有些困難,好在,我壓根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提高我們國民的整體科學素養,那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靠一個徐光啟或者一個湯若望也是不夠的。社會進步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全國人民的科學基礎都還不夠完善,更彆提四百年前了。

“科教興國”確實不隻是口號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本來還想反過來給湯若望上上課,比如給他講講什麼是萬有引力,不光是地球對他上麵的物品有吸引力,這些物品同樣對地球有吸引力,而且推廣到整個宇宙,但凡有一點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有吸引力。這就是萬有引力的表述。跟什麼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連公式我都還記得一些。

也就是說,我本來想做那顆蘋果砸倒湯若望這顆思索的腦袋上,讓他豁然開朗一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那就沒牛頓他老人家什麼事了。我相信以湯若望的科學素養,多半研究得出來,反正這個時候距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不過四五十年光景而已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還有多少科學技術沒有積累起來呢。

可是,我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不管誰去發現,萬有引力總是在那裡,不悲不喜。

我甚至還想跟他說說E=mc2,這個偉大的公式。但明顯的是,這個公式更加的超前了,恐怕連他都理解不了。

網頁閱讀不過癮?點擊此處下載APP後繼續永久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